查看原文
其他

不要误读“梁武帝的公案”:梁武帝并不是饿死,而是为持戒而死

惟觉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智慧转发,分享法喜!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  

一般人不知道梁武帝的三世因果,会质疑梁武帝做了这么多的善事,为什么最后还遭恶报,饿死于台城?其实梁武帝并不是饿死,而是为持戒而死,确实是一种菩萨行。

梁武帝有位大将名叫侯景。侯景本来是邻国人,他带兵叛变不成,就逃到梁国,痛哭流涕地请梁武帝收留,表示要为梁武帝尽忠卖命。梁武帝很慈悲,接纳了侯景,并且封他为河南王。后来侯景的势力渐渐壮大,就生起反叛心。梁武帝看到人心竟然如此反复,也就不作战了。侯景虽然把梁武帝囚禁起来,但是并没有杀武帝,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命是梁武帝救的,如果恩将仇报,心中有愧;二方面,梁武帝有福德。侯景告诉梁武帝:「你不是吃素吗?你只要吃荤,我就放你出来,饶你一命。」侯景天天送荤菜给梁武帝,梁武帝坚持净戒所以就绝食,始终不开荤,最后饿死在台城。

梁武帝的师父是志公和尚,他曾经问志公和尚:「我现在将国家大事治理得井井有条,将来的国运不知道如何?」志公和尚并没有说破,只是用手在喉咙和颈部比了一下,说:「你将来会在这个地方(喉)和这个地方(颈)有灾难。」当时梁武帝不明白,最后才知道,原来敌人就是侯景。

梁武帝与侯景之间有三世的因缘。梁武帝的第一世是一位在寺庙修行的小沙弥,因为他会赖床,所以他的师父每天清晨准三点钟就来叫他起床。小沙弥觉得奇怪:难道师父晚上都不睡觉吗?为什么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叫我起床?于是就仔细推敲这当中的原委。有一天他明白了,原来老和尚的寮房旁有一座花园,花园里有一只很大的蚯蚓。每天清晨蚯蚓一鸣叫,老和尚就会去叫小沙弥起来。小沙弥知道原来是蚯蚓的缘故,就烧了一大盆热水往花园里倒,把蚯蚓活活烫死。这只蚯蚓由于在花园里听经闻法,有一点点善根,死后转世为一只猴子。虽然是只猴子,看到山上有一座荒废的寺庙,也知道每天到山里摘一些野花、果子来供佛、拜佛。

再说这个小沙弥,因为他起了杀心,杀业重,第二世就堕落了,转世为贫穷的樵夫,每天上山砍柴维生。由于他前世是出家众,所以看到佛像很欢喜。有一天,看到山上有座寺庙破旧不堪,大殿中的三宝佛常年被日晒雨淋,但是自己又没钱修建,于是买了三个斗笠为三尊佛像戴上,而且将自己最干净的衣服披在佛像身上,以遮阳避雨。樵夫每天上山砍柴经过这座庙时,都会进入大殿礼三宝佛,并以鲜花供佛。连续几日下来,他发现自己供佛的花被扔在一旁,花瓶中已有其他鲜花。樵夫觉得奇怪,一天特别留在旁边观察,发现一只猴子拿花来供佛,看瓶中有花,于是拔出瓶中鲜花,换成自己带来的花。樵夫后来跟踪这只猴子,知道猴子就住在寺庙后面的石洞里,他愈想愈觉得这只猴子可恶,就找了一块大石头将洞口塞住,把猴子活活饿死在洞里。

樵夫虽然心胸狭小,但也知道要做善事。有一次经过山林,山林中有条大河,虽然河水不湍急,但是如果要过河,必须脱鞋、脱袜、卷高裤管才能过,实在很不方便。樵夫起了善心,搬来七块大石头放在河中作为踏脚石,过河的人可以踩在石头上,不用再脱鞋、脱袜、卷裤管,涉水而过。一般流传说梁武帝前世因为修三宝殿、搭七星桥的功德,所以后世当了皇帝。修三宝殿就是为三尊佛像买了三个斗笠戴上、为三尊佛像披衣,七星桥就是摆了七块石头在河上。被樵夫害死的猴子由于拜佛、供佛,以及过去累积的善根,所以转世为人,也就是这一世的侯景。

大众要知道,修行不是一生一世就修成功的,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累积而来。佛法讲,因缘果报如影随形,过去所造的恶业,今生逃也逃不了,现世所造的恶业,未来必定招感果报。现在知道了,从今以后绝对不造恶业,未来就不会感恶果。如果过去已经造了恶业,现在就要了业。了业的方法很多,有小乘的法门、大乘的法门,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能了业。

以小乘而言,想要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;大乘则是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。大乘的法门是先悟后修,悟到这念心,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的存在,就能了生死,所以说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、「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」。如果对修小乘法门的人说这个道理,似乎不容易接受,小乘认为:既然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难道过去所造的业就不用受报、不用还债了?这不是不合乎因果的道理吗?有的人因此主张求生净土,认为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太长,恐怕没有把握,不如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得不退位,来世再修。甚至有法师引证安息国太子的公案,说:「安息太子修了两世,得了宿命通都还没有成道,还不如往生西方得好。」这种说法对不对呢?

安息太子就是东汉时代来中国弘法的安世高,安世高在中国翻译了数十卷的经典,大多为小乘经典,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是《八大人觉经》。他过去生是安息国的太子,后来继承王位,为了出家修行,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。出家修行以后,得了宿命通,知道自己前世在中国广州杀过人,就到广州来偿还命债。他到了广州,看见一位少年拿着剑,很威武的样子,这个少年一见安世高,走上前去就给他一刀,结束了他的生命。安息太子死后,这一世又投生到安息国出家修行,而且得了宿命通,知道自己还有余报未尽,后来就在前往会稽的途中,被暴徒误打而丧命。

修行如果执着神通为实有,就是法执。执着宿命通、心中产生法执,将来就要受报。因此,在打坐的时候,听到什么、看到什么,都不要理它,不要执着任何境界。梦中的境界不能执着,打坐的境界也不能执着,就算真正得到了神通,还是不能执着,就是一念到底,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这样就能超越。

修行的目的是在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「但得本,何愁末」,根本契悟了,其他的都是枝末。所谓「净寂光通达,寂照含虚空」,悟了道,这念心具足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功德、妙用,十方世界都在这念心当中,这就是最上乘的法门,就是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道理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对于达磨祖师所传的顿教法门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。

以下节录自惟觉法师《六祖坛经讲录》

“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”是众生的六个根本烦恼,也是修行人的障碍,如果自己心中有疑问不能解决,就会疑心生暗鬼,乃至于产生邪见。所以韦刺史祈请六祖大师大慈大悲,特别为弟子解说,以解除心中的困惑。

六祖大师说:「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,我当为你们解说。」于是韦刺史问:「和尚所说的法,是不是达磨祖师所传的宗旨呢?」六祖大师讲:「是啊,我所传的法就是达磨祖师的宗旨。」宗旨,宗就是指这念心,所谓万法归宗、归于这念心,宗旨就是指心法、心要。这个心法从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,迦叶尊者传给阿难尊者,祖祖相传,一直传到达磨祖师。达磨祖师原本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太子,后来出家证果,是西天二十八祖,在梁武帝的时候来到中国,被立为中国禅宗的初祖。所以禅宗一脉相传,灯灯相传、光光相照,传的就是这个不思议法门。既然是不可思、不可议,怎么传呢?只能契悟,是以心印心,在言语问答之间,或是以手势表示,或是眼睛一眨、手一动、脚一蹬、拂尘一竖……用种种方法,不外乎是为了显示心体,显示这念心现在在哪里,或是显示这念心的作用。

公曰: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,帝问云:“朕一生造寺度僧、布施设斋,有何功德?”达磨言:“实无功德。”弟子未达此理,愿和尚为说。

“公”是指韦刺史,韦刺史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疑问。当时达磨祖师从印度经由水路来到中国,起初是到广州,后来因为梁武帝听说达磨祖师是得道的高僧,所以迎请达磨祖师至国都金陵。梁武帝见到达磨祖师,就问:“我这一生修建寺庙、度人出家、供养僧众、讲经说法,有什么样的功德呢?”达磨祖师回答:“实无功德。”

梁武帝被称为佛心天子、菩萨皇帝,他虽然当了皇帝,仍然是布衣蔬食,不但吃素,而且不穿华丽的衣服,甚且放下三宫六院,就像个苦行头陀,可以说是一位地道的行者。所以韦刺史实在不了解,梁武帝有这么多的作为,为什么达磨祖师却说「毫无功德」?梁武帝度了二万多人皈依佛教,又结集经藏、批注经文、提倡吃素、广修寺庙,甚至四度舍身同泰寺,一般人谁能做得到?

为什么达磨祖师说梁武帝所做的种种佛事是「实无功德」?

达磨祖师的回答,并不是排斥这些善法,而是因为达磨祖师弘扬的是心法,直指心体。布施、供养这些道理在佛经上已经讲得很多了,不需要达磨祖师再重述,所以达磨祖师回答:“实无功德。”梁武帝再问:“为什么没有功德?”达磨祖师回答:“这些是人天小果,属于人天的福德,将来所感的是人道和天道的果报,不属于功德。”达磨祖师的回答一点都没错,因为修这些善法虽然是种下了出世的种子、出世的善根,等到人间、天上的福报享尽,最后一生再到人间来出家修行,成道证果,这需要很长的时间。所以,达磨祖师为了破除梁武帝的执着,使梁武帝明白“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”的道理,不要执着有为法,因此说“实无功德”。

大众要了解,佛法最重要的是不执着,并不是不去做。

有些人看到这一段,认为出家、修行是为了求解脱、了生死,既然做这些都只是人天的福报,为什么还要修善法,所以就不修福;甚至认为,既然梁武帝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功德,而且只是人天小果,自己既不追求人间的大富大贵,也不想将来生到天上享福,所以更是不修善法了。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,因为不修善法还是一种执着。这就像丹霞祖师烧佛像一样,因为丹霞祖师看到院主刻了许多佛像,修了很多善法,为了使他百尺竿头再进步,佛法是应机施教,达磨祖师为了度化梁武帝,所以才说实无功德,因为梁武帝已经修建很多寺庙、度了无数的人出家学佛,自己又很发心推动佛法,达磨祖师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层,不要产生法执,所以才说毫无功德。为了破除他的法执,所以问他:「你刻佛像做什么?」院主答:「我刻佛像供养。」「你供养的佛像有没有舍利?」「没有舍利。」「既然没有舍利,把它烧掉好了。」大众想一想,自己修了多少善法?是不是像这位院主和梁武帝,这一生都在积极修福、修善?

因为梁武帝修了种种善法,自己认为这就是最高的佛法,产生了法执,所以达磨祖师要破他的法执。《金刚经》讲:「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,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」通达无我法,如果又执着一个无我,这也不对。譬如很多人研究般若,到最后却又执着一个「空」,这还是一层法执,还是不对。佛法有深、有浅,所以要「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,这又更进一步了。

梁武帝心中起了疑问,继续再问:「既然修建寺庙、讲经说法、集结经藏、度僧、设斋、吃素都不是功德,只是人天小果,究竟什么是真功德?」

达摩祖师回答:“净智妙圆,体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。”“净智妙圆,体自空寂”,这就是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,这就是真功德,这种功德不是世间上求来的,是本具的。

这念心有“体”、有“用”,我们在思、在想,这是心的作用,能思、能想的“这个”就是心体。所以,同样是开悟,有的人是悟到心的作用,有的人是悟到心之体。从作用上开悟,是能思能想的这念心经由善知识的引发──眼睛一眨,这就是心的作用,手一动、脚一动,这也是心的作用,这就是入处;但这只是一个入处,是心的作用,当眼睛不眨、手不动时,这念心又在哪里?这就更进一步了,当这念心不作用时,清楚、明白、作主的这念心就是心之体。

如果悟到心之用、心之体,却又执着这个「用」、执着这个「体」也不对,因为一产生执着,无为法就又成了有为法。所以很多祖师恐怕弟子会错意,就紧接着再追问,乃至拳打脚踢,就是在告诉我们,心在作用时是不是能离开体?悟到心之体,这念心是不是还能产生作用?这都是悟,因为悟有深、有浅。《金刚经》云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过了河就不需要船,还没有过河到达彼岸,就还需要船。

达磨祖师说了这么多,可是梁武帝还是不懂什么是「净智妙圆,体自空寂」、「不以世求」。因为在梁武帝的时代,顿悟法门还没有传到中国,所有的经论上谈的都属于渐修法门,因此梁武帝当然是不了解。

梁武帝再追问:「如何是圣谛第一义?」

达摩祖师回答:「廓然无圣。」这念心是绝对的,是一法不立,圣也不立、凡也不立、佛也不立、魔也不立,因为这念心本来就是佛、本来就是圣,如果再加个什么,就不是了,所以是「廓然无圣」。说「凡」不对、说「圣」也不对,也就是禅宗所说的「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」。达磨祖师所说的都是心法,都是在这念心上回答。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薄地凡夫,今生哪有可能修证成佛?把自己看得很低,执着心外有圣境,甚至于称他一声菩萨,他都吓得不得了,说:「师父!我连蚂蚁都不如,您怎么叫我菩萨?」这就违背了人人都有佛性、违背了佛性平等的佛法大意。但是也有人以为:「我就是佛!」因此产生贡高、我慢,这更是不对。

梁武帝听了达磨祖师的这些回答,更是疑惑不解,接着再问:「对朕者谁?」站在我面前的是什么人?既然你说我做的一切都没有功德,你讲的道理我又听不懂,究竟你是罗汉还是菩萨?还是佛?一般人可能会回答:「我是圣人,我是某某佛菩萨转世再来。」大众想想看,如果问「对朕者谁」,你怎么答复?

达摩祖师回答:「我不认识。」这是一句很深的话,就是在当前的这念心上回答。假使达磨祖师答:「我是菩提达磨。」这就没有开悟。为什么说「不识」?因为如果说认识自己,就有能、有所,就不是如来的心法,就成了俗谛。禅宗祖师都是问在答处、答在问处,所以达磨祖师答:「不识。」只有绝对的这念心存在,这个绝对的心不落入识尘境界,超越了时间和空间,所以说不认识,也就是《楞严经》所说的「知见无知」,这个绝对的心是了了分明、处处作主,站得住、站得长,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

这是达磨祖师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第一个传法公案,这个公案有很多启示。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为执着这个公案,就不修善法了,甚至说:「这是达磨祖师讲的,做善事毫无功德,所以我什么善事都不做。」这种观念就又落入两边,所以古人说:「依文解义,三世佛冤」,真正是如此。

刺史因为不了解达磨祖师与梁武帝对话中所显示的道理,所以「愿和尚为说」,希望六祖大师为他解答这个疑惑。

师曰:「实无功德,勿疑先圣之言。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,造寺度僧、布施设斋,名为求福,不可将福便为功德。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」

六祖大师解说:「达磨祖师说得很正确,的确是没有功德,不要再怀疑先圣之言。」「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」,一般人会认为梁武帝造寺、度僧、弘法、布施、持戒,怎么会是心邪、不知正法呢?因为梁武帝落到一边,不明白正法,所以说是心邪。

正与邪,要看是以什么为标准,正法也有层次上的差别。

譬如一个没受过五戒的人和一个受了五戒的人,受过五戒的是正,没受五戒的称之为心邪,因为「五戒」是相对「五逆」而说,所以当然五逆是邪,五戒是正。如果再往上一层,五戒和十善相比,十善是正,五戒是邪;而十善和四谛相比,十善则是邪,四谛才是正。如果执着四谛,认为四谛是最高的,也不正确,因为存了得少为足的心,不知道还有十二因缘的道理,所以执着四谛是邪。如果以为悟到了十二缘起即是正,这又错了,因为还有六波罗蜜;但是执着六波罗蜜也不对,因为六波罗蜜和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相比,六波罗蜜是邪,顿悟自心才是正。了解这些道理,才知道佛所说的法是因时间、因对象而说,不能一概而论。真正明白这些道理,看佛经、听佛法就能得到真正的好处,所谓一通百通。六祖大师说梁武帝心邪、不知正法,是没有错误的。「造寺度僧、布施设斋,名为求福」,布施、设斋、度僧、建寺庙,这些都是在求福报,福报有生、有灭,福报享完就没有了,所以说梁武帝不知道不生灭法、不知道正法。

不可将福便为功德

六祖大师为了使韦刺史更进一步明白这个道理,使他百尺竿头再进步,继续解说:「不可将福便为功德」,不要认为修福就是功德,这是将无为法当作有为法,将出世法当作世间法了。不少人有这种观念,认为自己业障深重,根本不可能成佛、开悟,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人,多修一些福报,这就是不了解要从因上修、从心上修。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福慧双修,不但要悟到这念心,还要在这念心上用功,契悟本心本性。

梁武帝虽然修了种种佛事,但不是如佛经上所说的「修无修修」,他不知道诸法缘起性空,不知道本心本性,这就是邪,因为偏到一边了。在《佛藏经》里,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如何修念佛法门,指出:「见无所有,名为念佛」、「念无分别,即是念佛」,又开示:「见诸法实相,名为见佛。」「何等名为诸法实相?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,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,复次如是法中,乃至小念尚不可得,是名念佛……一切诸念皆寂灭相,随顺是法,此则名为修习念佛。」一般众生的心无论是起善念、恶念、杂念、无聊,都是妄念。好念头是一个好梦,坏念头是一个恶梦,好梦、恶梦都归于无常。这念心要没有取舍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无能无所、无言无说,才是真正的「老实念佛」。为什么众生起心动念,心就是邪?因为不知道本心本性是无住、无为,心有所住、有所执、有所取舍就偏到了一边,和本心本性相违背就是邪。如果与菩提心相比,只有菩提心才是正,其他的都是邪,菩提心才是真功德。功德究竟在哪里?「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」,真正的功德是在法身中,不是在修福,因为福报有生灭,法身没有生灭。法身就是菩提心与涅盘性,法身就是真空妙有、妙有真空,见到法身才是真功德。

师又曰:「见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念念无滞,常见本性真实妙用,名为功德。」

六祖大师为令韦刺史更加了解福德与功德的道理,所以再进一步说明:「见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」见性的「见」表示契悟,是指契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,契悟到自己的佛性。禅宗称本心本性为「本来面目」,如果认为见性是见到什么,就有能见、所见,这就不对了。每个人都有佛性,可是一般众生迷失、颠倒,所以见不到自己的本心本性。修行要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心性没有生、没有灭,是佛法中最高的境界。

「平等是德」,要心行平等。众生的心不平等,有分别、执着,就如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切人事物。如果要达到平等,必须破除自己的执着,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。虽然现在还没有破第七识,最低限度要有平等的观念,尊重每个人都有佛性,这也是平等心。如果认为某人不聪明、根机不好,就看不起他,某人很有学问、很有智慧,对他就特别尊敬,这是分别心、不平等心。古人说:「不重久习,不轻初学。」对于修行已经很久的人不特别看重,对于初初开始修行的人也不轻视,平等对待大众,因为人人都有佛性。虽然这个人现在没有智慧,但是当他豁然契悟本心就超越了自己,所谓「士别三日,刮目相看」,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人。

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位悟达国师,十四岁就能登台说法,当时李商隐作了一首诗赞叹说:「十四沙弥解讲经,似师年岁只携瓶,沙弥说法沙门听,不在年高在性灵。」不要小看沙弥,虽然沙弥年纪小,也有佛性,一样能证阿罗汉果,只要开悟了,说出来的佛法都是平等不二,所以「平等是德」。

「念念无滞,常见本性真实妙用,名为功德。」功德就是指自己的心性,明白了心性再来解释功德,才能了解当中的道理。所以,六祖大师再进一步解说。念念无滞,「无滞」,是指这念心不要停留在任何境界上,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。无论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念法,每一念都要无滞,都要无所住、都要不落入两边,不住空、不住有,不住非空、不住非有,不住内、不住外,不住过去、不住现在、不住未来,这是顿悟法门。如果是渐修法门,就是念念有所滞,为什么是有所滞?因为是方便法,修止、修观、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将这念心靠在法上、靠在佛号上、靠在戒行上、靠在善法上,或是靠在空、有,这些都是方便,因为都是有所住。心有所住着,就有挂碍,就是滞;「无滞」,是心无挂碍。既然要顿悟自心,就要将方便法门放下,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。

真正能做到念念无滞、平等不二,这念心就像一面镜子一般,汉来汉现、胡来胡现,没有障碍,这念心起了大用以后又要归还原点,如同鸟飞过空中不留一点痕迹,心始终清明不动。《华严经》云:「犹如莲华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」修了善法,不执着善法的功德,这就是无滞。如果做了善事以后,执着善法,就成了法执,又是一层障碍,这就是滞。虽然不执着,但是仍要不断地修善。所以,修善不执着善,就是无滞、就是般若。

六祖大师唯恐大众产生执着,认为佛法就只是讲空性、讲不动,所以继续说明心性的妙用,讲本心本性的实相功德。这念心虽然不执着善法,但是要「常见本性」,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存在,时时刻刻了了分明,时时刻刻都能作主,自己的清净心、无住心、无为心、平等心、不动心时时刻刻现前,不但如此,这念心还有「真实妙用」,妙用无边,这才是实实在在,这就是这念心实相的功德。如果只是如如不动,执着如如不动,而不知道妙用,无为法又成了有为法,这还是滞。

「内心谦下是功,外行于礼是德。自性建立万法是功,心体离念是德。不离自性是功,应用无染是德。若觅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」

「内心谦下是功,外行于礼是德。」要有谦卑心,知道上、知道下,即使对方是下,自己也要谦卑,这就是功;如果认为自己是上,而心行我慢,这就不是功。外行于礼是德,「德」是德行,身口意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要有礼节,要知进、知退,该进就进,不该进则绝对不进,该说就说,不该说的绝对不说,这就是礼节。「礼」包含得很广泛,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不踰矩,这就是礼,不知礼则难以健全人格,人格不健全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得适当与周全呢?所以佛法不离开俗谛,真谛也不能离开俗谛。

我们的种种表现都要有礼节、有规矩,知道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,什么时候有礼、什么时候免礼,都应该知道。譬如打禅七时免礼,上架房时也不需行礼,这就是知道时节因缘。又譬如用斋,一般人认为吃饭时要慢慢吃,要左边嚼几下、右边嚼几下才容易消化吸收;但是,你这碗饭还没吃完,别人早就吃完了,就等你一个人,这就是失礼。所以一切要随众,尤其和师长一同用斋时,自己要先吃完,不能让师长等候。参加集会、法会也是一样,不应等师长上了车才检视大众到齐没有,甚至还拖拖拉拉,这都是失礼。这些虽然是小事,可是很实用,更何况德行是建立在微细处。依此类推,如何使这念心运用得恰到好处,这就是德,这是心之用。

「自性建立万法是功,心体离念是德。」自性虽然没有生灭,自性虽然是不动,可是也不妨碍建立万法。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由自性所建立,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。天台宗说「俗谛者,立一切法」,建立万法就属于俗谛的范畴。依照八万四千法门去实践,可以契悟自性;依照佛法用功,就能愈走愈光明。现在的科学、哲学、医学、工技,是怎么来的?是自性所建立的,所以「自性建立万法是功」。我们的道场有各个单位,这些单位也属于万法;修建中台禅寺,大家出钱出力,修建完成了,流芳千古,这也是我们自性起的作用,所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。这念心有体、有用,一方面要知道如如不动,另一方面要知道建立万法。「如来者,无所从来」,这是自性不动;「如来者,乘如实道而来」,这就是自性建立万法。

「心体离念是德」,建立万法是心的作用,建立了万法之后,没有能、没有所,也就是说心念起作用以后还要归于无念,无念也不执着。无念是无无念,无无念是无所不念,又归到中道实相,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动,这就是德,是本具之天然性德。

「不离自性是功,应用无染是德。若觅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」不论行住坐卧,这念心都存在,这就是不离自性。什么是离自性?打瞌睡就离开了自性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就离开了自性,讲人我是非就离开了自性。所以,时时刻刻这念心都要清楚、明白,站得住、站得长。不离自性就是功,佛法不是空谈理论,而是要在道理上去实践。「应用无染是德」,这念心不但要如如不动,而且要运用到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。无染,就是没有执着、没有挂碍。见到好的境界而起了贪心,不论是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吃、贪睡、贪利,都是染。譬如种花、种树,这是心的作用,但是如果对花起了贪爱,就是有所染。经上说:「不起凡夫染污心,即是无上菩提道。」这念心能运用自如,又能无染,这就是德。

总之,这念心有体、有用,如果只知道用,而不知道体,这念心就成了生灭心,就属于众生。如果执着这念心不动,无为法又成了有为法,这也是障碍,还是不能圆满。六祖大师所说的这些道理,从过去到现在都很实用,乃至未来也适用,这就是真理。

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轻,常行普敬。心常轻人,吾我不断,即自无功。自性虚妄不实,即自无德,为吾我自大,常轻一切故。善知识!念念无间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。

「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轻,常行普敬。」想修真功德、想见到法身的人,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,不要轻视别人。不但不起轻视、轻蔑的心,而且行住坐卧要普敬一切大众,对所有众生都要有恭敬心,做到了就有功德。因为自己这个心如果常起分别、执着,常常轻视别人,说别人的是非、说别人没有学问、没有修行……不管从哪方面讲,这些都是有「我相」存在,自己始终是自大、自傲、自满,始终把自己放在前面,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,处处为自己着想,不知道为别人想,这就是「心常轻人,吾我不断」。自己的我执不能断,「即自无功」,就没有功德。这些看似很简单,但是如果能做得到,的确是真功德。

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法。人与人相处,如果离开了恭敬心、平常心、谦卑心,就不容易在社会上生存,因为不论走到任何地方,自己都会产生烦恼、障碍。如果还是不知道检讨、反省,这个心吾我不断,好处总是往自己身上揽,总认为自己是对的,别人都对自己不好;听到有人讲些什么,马上就起疑心,认为可能是在讲自己,这就是人我不断。有这种猜疑心、轻视心,自己始终在烦恼中,哪里还会有「功」?哪里还会有「德」?

「自性虚妄不实,即自无德,为吾我自大,常轻一切故。」要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,要看自己的过失,不见他人过;若见他人过,自己就是错。人都习惯掩饰自己的缺失,或是装腔作假,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、肯定、尊敬,这种虚妄心是不实在的。有的人喜欢摆架子,显示自己有修行,这就是自性虚伪不实。人的心当中有功德也有罪过,有诚实也有虚妄,如果处处自大、自满、自以为是,常常看轻别人,不知道尊重大众,这种就是无德。佛法中有位常不轻菩萨,见到任何人都礼拜,并且说:「我不敢轻视汝等,汝等皆当作佛。」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佛性是平等的。

「善知识!念念无间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。」善知识,是六祖大师对于当时在座出家和在家弟子的称呼。「念念无间」,这当中有事、有理。在事上来讲,譬如念佛:「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……」佛号一句接一句不间断,这就是念念无间。又如四正勤:「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。」平时念念都是善念,不起善念时,心又归还原点、归于无念,归于无念的这个心绵绵密密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就是念念无间。「无间」就是前念与后念当中没有夹杂、没有间断,《普门品》讲:「念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。」这就是「功」。无论是念佛、诵经、持咒,始终念念不间断,继续不断地熏修,达到风吹不入、雨打不进,慢慢地就能得定、就能证到三昧,这就是「功」。所谓「念念相继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」,只起善念,绝对不起恶念,念兹在兹,这就是「功」。

在理上来讲,「念念无间」就是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站得住、站得长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心当中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念心由一分钟延长至三分钟、五分钟、十分钟、二十分钟、三十分钟,乃至于一个钟头,渐渐地就能得定,这种定称为无间定,能与中道实相相应,这就是真功德。

「心行平直是德」,无论对上、对下,要有平等心、质直心、平常心,无论待人或是处理事务,不虚伪、不作假、不投机、不取巧,这就是平直,平直就是德。

「自修性是功」,明白心性,见到自己的本性,进而能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念念分明,站得住、站得长,这就是真功德。修行就是要在自己的这念心性上修,这个心要禁得起千锤百炼、禁得起考验,不论顺境、逆境,自己这念心都要存在,不迷失本心本性,能坚住正念,这就是「功」。

「自修身是德」,修行不但要在自己的心性上修,更要在身行、语言上修。社会上有些邪知邪见的人认为修行就是修心,不了解身心是一体的;他们主张享乐,以为自己是「酒肉穿肠过,佛在心中坐」,这就是不知道修行的道理而产生了错误的知见。也有人认为,只要这念心不染着就好,形之于外的身行不重要,这也是错误的观念。大众要了解,身心是一体的,除了修心,还要持戒、修身,行住坐卧要具足四威仪。譬如,佛有法身、报身、化身,报身是修来的,佛的弟子由于修身而威仪具足,阿罗汉圣者由于持身不犯,行住坐卧具足四威仪,所以证果时就能显现四威仪神通,空中行、空中卧、空中坐,这都证明除了修心以外更要修身,修身而威仪具足就是「德」。

所以时时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要行如风、坐如钟、立如松、卧如弓,这就是身德。这些做到了,别人看到你威仪具足,自然对你心生恭敬,即使还没有开口讲话,就已经受到了肯定,所以身教、言教都很重要。

「善知识!功德须自性内见,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。是以福德与功德别。武帝不识真理,非我祖师有过。」

这一段是结尾,要让韦刺史和当时所有听法的善知识知道,功德是在自性中,不是由布施、供养求来的。功德与福德不同,布施、供养、修种种善法,属于福德,见到自性才是功德。因为梁武帝不知道这个道理,执着供养、修福报,以为福报就是功德,所以把福德与功德混为一谈。所以达磨祖师说梁武帝修了这么多的善法是「实无功德」,其实是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层楼,破除梁武帝对福报的执着,希望他离开这些假相、假名、假有,契入无为法、契入中道实相、契入真功德。

韦刺史提出「实无功德」的疑问请六祖大师开示,韦刺史是真的不了解吗?

韦刺史一定知道功德与福德不同,如果韦刺史不了解,就不知道从何而问?所以韦刺史是为大众请法。佛法要活用,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,也可以依据这种模式弘法利生。因为众生不知道这些道理,无从问起,如果我们能代为发问、问得恰到好处,就能为大众解除疑惑。例如在精舍,住持法师说法,初初开始修行的人,对于有些道理可能听得不甚明了,修习较久的学员知道有类似的问题,就可以在旁发问。这个发问并不是问难,不是令对方难堪,以显得自己高明;而是将问题提出来,经过教授法师的解答,大众就能心开意解。不要认为自己提出问题显得自己不懂、没面子,有这种想法就不是菩萨行了。我们是代众生发问,明明自己已经知道也要问,因为在会有很多人不明白,由于你的提问而替大众解开疑惑,这也是功德。

提示:本文转发自“_德格宁玛嘉绒寺_新浪博客 ”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21228420101e7ev.html

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,有佛出世,号狮子吼如来。若有男子、女人,闻是佛名,一念归依,是人得遇无量诸佛,摩顶授记。----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